第6章(2/2)

作者:顺颂商祺      更新:2024-12-11 23:27      字数:1057
  

……可以说是毫无辨识度。

秦舟觉得没意思,退出微信后也没再守着申报表,到隔壁屋补背纸[2]。

他手头这幅画磨损很严重,绢面断了好几处,书画组抢修了快一周才勉qiáng恢复部分原貌。

gān这活需要全神贯注,不管秦舟脑子里有多少小电影要播,但凡坐到工作台前都必须拉灯——他在这,就是百分之百的秦老师。

正补着绢面,门口忽然闯进个人。来人风风火火地敲敲桌子,冲秦舟喊:“怎么没人应的呀?”

秦舟静默不语,手稳如钟,粘完最后一根才抬头,好奇地看门外。

“开会!”来人知道他在gān活,所以被晾那么久也没恼,“等十分钟啦,好了伐?”

“好了好了,马上。”秦舟活动两下僵硬的脖颈,叫人帮忙扶画上墙,“急什么呢?”

来人说:“好像讲是敦煌专项缺人,要帮手。”

“敦煌?”秦舟警铃大作,“怎么找咱们啊?”

“不晓得,人手不够临时抽调嘛,正常的啦。”

秦舟预感不太好。敦煌就那么大,不管是哪个项目都免不了会跟柏知望碰面,万一要真撞见那得多尴尬?

一进会议室,果然领导已经到了。会议桌对面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,中心主任,大家习惯直呼他宋教授。

“不好意思啊刚在补绢面,耽误时间了。”秦舟跟宋教授是老熟人,进所时好多本领都是他教的。

宋教授理解:“没事,来坐。”

秦舟道完谢,开门见山道:“听说敦煌那边要从我们这调人?”

对面递给秦舟一沓材料:“是啊,科研院在做壁画的数字化修复课题,希望咱们能去配合。”

早在千禧年前就有人提出过数字化修复的概念,因为传统的修复过程枯燥而艰辛,经验再丰富的工程团队也得花上数十年面壁苦修。这过程对于常受粉化、霉变等侵蚀的壁画来说未免过于漫长,而且人工修复本身就伴随着磨损文物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