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了驿馆王恒依旧一肚子气,他跟在陆璟身边久了,又是行伍出身,脾气暴躁的很。若非楚沉态度过于淡定,他此番连跟人动手的心思都有了。
“殿下脾气倒是好。”王恒由衷的道。
“跟他们急有什么用,显然此事不是他们的过错。”楚沉道:“再说了,若真是有人想怠慢本王,本王越是恼羞成怒,反倒成了笑柄。咱们坦然一点,只要自己不觉得尴尬,尴尬就与咱们无关。”
王恒闻言只得消停了,不敢再莽撞。
实际上楚沉一是怕其中有误会,不小心弄巧成拙不好收场,二来他也不想牵连了陆璟的人。再加上此行他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,若是这点怠慢都受不了,将来岂不是寸步难行?
驿馆的人快马加鞭,天黑之时便将消息送到了王城。
宫里的人得知此事,顿时乱成了一锅粥。
尧国皇帝当即召了国师和礼部的官员进宫商议此事。
“这成何体统?”礼部的官员看起来是个急性子,颇为不满的道:“一国太子成亲这是多大的事情,大楚商量都不商量,就这么将人匆匆送了过来。咱们莫说是来不及去迎接,就是接到了王城,这大婚之礼也来不及筹备啊!”
尧国皇帝看上去年近六十了,须发斑白,但看起来倒是挺随和,只听他开口道:“此事朕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。国师此前只是朝朕进谏,说太子归国之后颇为长进,短短月余便已颇得朝中上下的赞赏,王城亲贵家中有适龄的人,各个都想往东宫里塞。但朕思前想后,还是觉得想与大楚和亲。”
实际上尧国皇帝此前便朝大楚提过和亲一事,他想着若是此事成了,将来两国交好,也免得再起战乱。这些年边境纷扰不断,再加上他年纪渐长,实在是累了。于是他才让人在送往大楚的文书里旧事重提,可他没想到大楚竟然直接将人送了过来。
“依着两国邦交之礼,大楚若是答应和亲该先派人送来文书,待两国商定之后,我们送出聘礼,派使团前往大楚迎接前来和亲的皇子。”礼部那官员道:“大楚如此行径,完全不顾礼节,置两国邦交之礼于何地?”
皇帝苦笑道:“人都来了,再遣回去也不合适吧?”
“此事都是贫道之责。”一旁的国师突然开口道:“先前贫道赠了大楚皇帝一些丹药,后来大楚又送了文书前来索要,但贫道一时之间尚未炼出新的丹药,便婉言拒绝了大楚。想来两封文书一起送了过去,大楚大概是误会了,以为咱们是要拿和亲之事做为要挟。”
关于这丹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