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幕飘摇,穹顶如墨。
仙气缭绕雾气森森的巍峨高山下,聚集了一群人。
这群人分为两拨,一拨为穿着黑衣手持各式法器的神秘教众。
另一波身穿道观白衣,围着一尊青铜古鼎默默作法。
一位神清目朗的中年道士,站在远处,神色悲恸。
青城山上的道士应扇,是渺元观一脉的顶梁柱,即使是青城山最为落魄凋零的这个年代,这位已入二品的中年道士都算得上是青城山的杰出一辈。
应扇双拳紧握,藏在宽大白袖中。
他的嘴角蓦然沁出一丝乌黑血迹,心中绞痛不已,宛如千针万剐。
“师兄,你的杀气已经外露数十丈了,倘若再不收着点,那群愚人,恐怕就要发觉了。”
身后,一位年轻道士,穿着鹤纹云袍,靠近应扇,细声道。
应扇眼神涣散后又缓缓聚焦,他微微张开了嘴唇,含在嘴中的乌血流出,沿着唇角,滴落在身前白衣之上。
宁红宵微叹一声,随后右手放在应扇后背之上,一缕温婉真气缓缓探入应扇身中。
这才使摇摇欲坠的应扇堪堪稳住身形,没有跌落在地上。
“你说,为何师尊不出面?”
应扇眼神孤寂,异白瞳孔此刻宛如冰雪一般凝结成花。
“阴阳教势大,三大王朝他们已经完全渗透,武当山的人,都不能幸免,我们青城山,又怎能避祸?这其中密辛,谁人能知?”
“凭什么?”
应扇不解,难道几大王朝,儒释道三家的高人,都死绝了吗?
这世间,没人能拦住这阴阳教了?
借着阴阳平衡之理,将天道馈赠之产物扼杀在萌芽。千百年来,他们那能吸人魂魄,取人气运的阴阳鱼剑玉,不知已经储存了多少惊才绝艳之辈
宁红宵拍了拍应扇的肩膀,走上前,望着将一位稚童团团围住的黑衣人。
“阴阳教的人,修炼一种极为隐秘的功法。这种真气不在天地之中,与寻常几种气法不太一样,不但没有相属之声,而且犹如吸血水蛭一般,一旦被这种真气侵入体内,哪怕逃脱了,体内真气也会被慢慢蚕食殆尽。
天下豪杰,没有想碰见他们的。”
宁红宵看着应扇,眼神不明。
“师尊嘱咐,这是一道尘劫,渡过去便是渡过去了。”
“师兄,你身负我渺元观一脉振兴之望,前途深远,有望证道,可不要,做傻事啊.……”
山上忽然飞下一黑袍道士,面目难得地凶厉,与寻常道士们的和蔼面皮之相大相径庭。
“开始!”
黑衣道士怒喝一声,随即手中奇异的法器往天空一挥,顿时好似有股异象升起。
雨水倾盆,狂风四起,有风自北向南而吹,又有风自南往北而刮。
雨水随着狂风形成龙卷,沿着不同方位掀滚而去,又在某种虚幻的结界之处瞬间消散,化作无数水滴崩散。
陈拜刘身怀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