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(2/2)

作者:木梵      更新:2024-12-19 20:27      字数:2472
  

“顾老师好!”迎面竟然都有吃过午饭回系里看书的学生了,且喜忙点头回应,态度十分谦恭。她本科毕业留校两年了,可因为上学早一年,生日又小,和这些本科生也是差不多一般大,所以,每次他们停下来打招呼,她总是有点惶恐,觉得当不起老师这两个字。在她看来,老师就该是和自己父母一样,常年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,学识渊博,桃李天下。而自己,靠自己根本就考不上这所大学,原本就是按照教师子弟被特招上来的。毕业呢,又因为父母都是长江学者,是他们所属领域的佼佼者,自然很多学校挖人。为了笼络军心,就主动提出,让她留校。

当初,且喜是不肯的。你想啊,父母那么优秀,偏偏生个女儿这么的不出众,容貌尚可,脾气尚可,连头脑也是尚可,留在这方寸之地,被父母遮盖着,会有多大压力。本来一路读书上来,提她是谁谁的女儿,历任各科老师都坚信她还有潜质,总是不断的试图挖掘她。她也乖,也努力,也配合,可是,她的成绩,也就是中等偏上,总是离不开尚可二字。她不想留校,父母也不勉强她,在她印象中,她的父母对她的态度是民主放任的,她小时候,他们在国外读书,她长大了,他们回国,彼此也是客客气气的相处,断不会有什么逼上梁山的事情发生。

后来,后来是为什么呢,为什么又留校了呢。关于这个原因,且喜没同任何人说过,她自己也从不回想。

所幸,和父亲、母亲都不在同一院系,而教务秘书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,并且有套路可循的,每年到什么时间,要准备什么,熟悉了,也就做的得心应手了。她现在还是比较热爱这个工作的,觉得也适合自己,和学生打交道,起码简单。

什么是复杂的呢?在她看来,自己的丈夫,赵苇杭就很复杂,不是琢磨不透的复杂,是无从琢磨的复杂。

甫一毕业就结婚,到现在,两年多的时间,两个人相处的在且喜看来,也算是不错。虽说不像别的小夫妻那么亲密的总是腻在一起,也不如自己父母那么默契,可毕竟也由陌生渐渐熟悉。共同生活在一起,两个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癖好,倒也相安无事。虽说如此,在心里,且喜把赵苇杭定位为熟悉的陌生人,她把他当亲人一样,但若说了解,估计她都没有他的秘书了解他。这也并不妨碍她觉得他离得最近,每当觉得累了,辛苦了,不安了,听着他在身旁沉稳的呼吸,真的就能无梦无魇,一夜安睡。

在食堂打了份抻面,小口的喝汤。面条是且喜的最爱,小时候,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,奶奶总是用骨头汤给她煮面吃,里面还会放一个鸡蛋。她会看着且喜吃,自己却不肯吃一口。并不是家里困难吃不起,只是那是特别给且喜做的,她会看着且喜慢慢吃完,然后什么都不说,只是笑着收拾干净。后来,奶奶过世之后,且喜经常会想起奶奶看自己的眼神,那种全心全意的喜爱,或者就像老话说的,放到眼睛里面也不会觉得疼。这种厚重的无条件的爱,是且喜大了些才慢慢体会到。所以,她隐隐感觉失去支撑的时候,就会吃一碗热汤面,好像力量就会慢慢回到身体里面。

这一天看似短暂,实则漫长。且喜终于背起包向家走去,却发现,自己十分不愿意回家。她和赵苇杭的结婚的时候,为了她上班方便,他买了学校开发的住宅,出了校门,过街就是。当然,她父母也住在这个小区里面,她周末的时候,也会回家看看。母亲在他们刚结婚的时候,就表示他们可以晚上回家吃饭,住的这么近,反正都是雇的阿姨准备。且喜心里是愿意的,毕竟自己对于做饭一窍不通,对于新的生活多少觉得有压力,可赵苇杭当时就婉拒说,他自己下班没有固定时间,太打扰。且喜虽然多少有些无奈,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她的主妇生涯,尽管她并没有准备好。

发觉自己习惯性的步入菜市场,且喜不由的有些阿Q的想,离婚也好,本姑娘不伺候了!因为赵苇杭对于味道要求不高,基本上从且喜开始尝试做饭时起,只要他在家吃饭,就是一碗饭,但是他要求原料一定要新鲜。婚后不长时间,且喜就上班了,自然是有些兵荒马乱的,晚上回家,都是冰箱里面有什么就搜罗下,对付做点。赵苇杭在连着吃了两三天后,终于忍不住开口:“顾且喜,如果你没时间买菜,我可以去买。如果你忙得都没有时间做饭,我们可以请人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