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有旨,臣妾不敢无礼,自该出门迎旨,匆忙打扮,若有不适之处,皇上见谅。”说是这么说,可她妆容齐全,穿戴整齐的模样,哪里是匆忙打扮的样子。
淑妃敢这么说,也是仗着不会有人戳穿她。她半跪着身子,脖子却挺的直直高高的。
看她这般得意,全福海心里却叹气,只怕淑妃的算计要落空了。
“皇上有旨:今天赐石麟、德门生辉,赐皇长子名‘皓’,玉蝶序齿,赐宝印一只、赤金累丝攒珠项圈一只……”
“大公主,朕之掌上明珠,柔嘉居质,婉嫕有仪,赐封号‘’永安”,封地永安县、食邑……”
“对了,淑妃娘娘,皇上还说,那玉料天生神异,应当于奉先殿供奉七七四十九日,沐浴香火,方能保佑大皇子。”
打全福海第一句念完,淑妃就有些懵。等到圣旨念完,脸上的笑意已经维持不住了。
而低着头的祁黛遇,差点没忍住笑出声。
损,太损了。这皇帝,有点子阴阳在身上。
第四章
为什么说皇帝损?
他颁布的旨意主要讲了三件事。
一是给大皇子赐名。单名一个“皓”字,“皓”有明亮之意,也算是好字,可今日那玉料中的八个字正是“皓月当空、福寿永昌”,可见这个名字就是从这八个字里取得,未免显得有些敷衍。
而其后,居然是个大公主赐封号!本朝公主封号多是等公主及笈后着礼部挑选,可大公主如今才两岁多,皇上亲自挑选封号不说,还赐了封地、食邑!这些可都是实权!不像大皇子,只有个尊贵的皇子身份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如今大公主比大皇子还尊贵些。
这第三件事就更损了。
淑妃想让人把那尊玉璞带去保和殿,结果皇帝却说要把那东西送去奉先殿供着,什么沐浴香火说得好听,那意思不就是不让淑妃展出嘛。
这圣旨的暗意和皇帝透露出的态度,让不少人心中松了口气。
皇上不信、也不喜淑妃的算计。
那异象这事,就不足为惧了。
百姓再怎么相信,皇位之事也得皇上说了算,只要皇上不信,别说是玉璞出字,就算大皇子衔玉而生也只是一件有趣的事。
意识到这一点,众妃嫔不着痕迹地视线交汇,有人道:“皇后娘娘,嫔妾突感不适,这大皇子的洗三宴只怕去不了,还请皇后娘娘、淑妃娘娘见谅。”
“嫔妾也有些不舒服……”
“这天突然转凉,好似身上冷了些……”
“咳咳……”
要说妃嫔的变脸比那天气还快,适才还纷纷恭维